English

社区里的“桑榆情”

2000-10-09 来源:光明日报 人民政协报记者 王小宁 本报记者 袁祥 我有话说

67岁的徐洁一老太太从来没想到她和她的“桑榆情”社区文艺演出队能迎来这么多国家级的艺术大师并和他们“同台演出”。

8月24日上午,傅庚辰、于洋、王铁成、马玉涛、滕进贤、李维康、李文珊、卢之超、王成喜等数名全国政协委员组成的城市社区文化考察组,在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带领下,来到吉林市著名的丰满区配电小区考察。“桑榆情”,这支由65岁至75岁退休老人组成的“文艺团队”,为远道的客人准备了一台声情并茂的“社区文化汇报演出”。节目是结合社区工作的宣传需要重新编排的,从《七律·长征》开始,既有革命传统歌曲又有具时代特色的舞蹈、诙谐小品、快板、时装表演。别具一格的表演意趣盎然,高潮迭起,引得北京来的艺术家们纷纷加入演出……

望着社区文化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,张思卿副主席高兴地送给“桑榆情”八个字:“生正逢时,高歌勇进!”

在配电小区居民们的心中,“桑榆情”文艺队是他们社区的“灵魂”。从1994年成立以来,“桑榆情”开始活跃在社区,每年都要举行消夏晚会、周末晚会,还要走出社区,参与社会活动。“桑榆情”文艺队队长徐洁一的一番介绍,让全国政协调查组的成员听来饶有兴味。

徐洁一说:现在召集居民开会,许多人不愿意参加,我们就想办法,请文艺队唱歌、讲三句半,或者把工作内容直接编成节目演出来,在节目和节目之间就把工作做了。澳门回归,我们编小品《妈妈,我回来了》;洪水刚过,我们编诗朗诵“洪水退却了,是谁从远方伸出温暖的手?”在批判法轮功的斗争中,我们用二人转、小品、三句半等易编易演的小节目走街窜巷表演,把法轮功批得体无完肤。文艺队还利用自己的优势做法轮功练习者的转化工作。有一个叫李祥林的人,先前练法轮功,我们发现他会唱歌,于是就让他帮我们编节目,为他制造演出的机会,促使他转移兴趣。我们去演出,特地让他帮背手风琴,不久他的心思就转了过来。每到夏天,我们举办“消夏晚会”,走出社区露天演出,总是吸引很多观众。我们唱的歌基本上是老歌,比较“正统”的那一部分,原以为只是老年人喜欢,后来发现青年观众更多。有的出租车司机就把车停在路边看,连赚钱都不顾了,看过之后还说:“这该有多敞亮!”

徐洁一老太太把红红火火的社区文化归因于“我们的观念开放”,比如他们的文艺演出基本是自助的,往往要自己拿钱做衣服、买道具和乐器,但所有的参与者都乐此不疲。这样,一种热爱集体,愿意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的社区文化氛围形成了。今年冬天一次义务扫雪,小区号召“一家去一个人!”徐洁一说,“结果我回头一看,80多个人拿着锹站在那儿哪!”

“汇报演出”结束后,“桑榆情”文艺队送给考察组一首“桑榆情”之歌,是这群热心公益事业的老人们自己创作的:在美丽的松花江畔,有一群退休的老年人;峥嵘岁月铭刻在心间,离开岗位仍不下鞍;这只鹤发的文艺队,给人们送去真诚的祝愿……

“桑榆情”文艺队和这首“桑榆情”之歌,连同那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,一起留在了考察组每一个人的心里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